股票行證券管理
股票行證券管理

白薇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二)

时间:2025-05-05 05:40:07来源:

2 藥理作用

白薇的白薇藥用曆史悠久,在民間應用廣泛。化学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成分白薇主要具有抗炎、药理抗腫瘤、作用展抑製免疫和美白等功效。究进

2.1 抗炎

Choi等對白薇水提物抑製特應性皮炎的白薇作用機製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其作用機製可能為下調促炎因子(如白細胞介素6、化学白細胞介素1β、成分腫瘤壞死因子、药理白細胞介素4等)的作用展表達,但該研究並未明確白薇水提物中發揮抗炎作用的究进具體物質基礎。Hu等通過活性跟蹤法從白薇甲醇提取物中發現了能夠顯著改善BALB/c小鼠乳腺炎症狀的白薇物質——直立白薇苷C,並闡明其抗炎作用機製可能與抑製乳腺組織中Toll樣受體4的化学表達、阻斷核因子κB(NF-κB)和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號通路有關。成分Kim等的研究結果表明,白薇乙醇提取物可通過抑製促炎因子的表達來改善卵白蛋白誘導的小鼠氣道炎症狀,並減輕脂多糖誘導的小鼠急性肺損傷症狀。李秋月等研究了白薇水煎液對脂多糖誘導的雞小腸炎模型的治療效果,結果發現,白薇水煎液可顯著抑製血清中澱粉樣蛋白A、卵轉鐵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白細胞介素1β等炎症因子的表達,減輕脂多糖導致的腸絨毛黏膜損傷和炎性細胞浸潤,對腸黏膜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可見,白薇水提物和醇提物均具有較好的抗炎效果,且作用機製多為下調或抑製炎性相關因子的表達。

2.2 抗腫瘤

Bai等研究發現,從白薇甲醇提取物中分離出來的Cynanosides R1、R2、L、M對人早幼粒白血病細胞HL-60具有較強的毒性,半數抑製濃度(IC50)分別為29.47、52.26、40、28μmol/L,均高於陽性對照藥物依托泊苷的IC50(0.2μmol/L)。王征等通過噻唑藍比色法(MTT)觀察了白薇水煎液對人宮頸癌細胞He La和人胃癌細胞SGC-7901體外增殖的影響,發現白薇在5~800μg/m L質量濃度範圍內對這兩種細胞的增殖都表現出明顯的抑製作用,且無細胞毒性。楊利紅等在活性追蹤試驗的協助下,從白薇乙醇提取物中篩選了可誘導人肺癌細胞A549凋亡的活性成分,發現了1個C21甾體皂苷——直立白薇苷C;通過進一步的研究,該研究團隊發現直立白薇苷C誘導人肺癌細胞A549凋亡的作用機製可能為上調腫瘤壞死因子編碼基因的表達,增強胱天蛋白酶9(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以及下調生存素編碼基因的表達。Zhang等發現,從白薇乙醇提取物中分離所得的4個C21甾體皂苷均能夠有效抑製人肝癌細胞Hep G2和人肺癌細胞A549的增殖,且能誘導上述腫瘤細胞凋亡,其作用機製可能與上調腫瘤細胞中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達有關。由此可見,白薇中的活性成分能夠誘導多種腫瘤細胞凋亡,具有被開發為抗癌藥物的潛在價值。

2.3 其他

白薇與地骨皮等中藥配伍具有明顯的美白效果。陳曉璐等采用MTT法、多巴氧化法和氫氧化鈉裂解法研究白薇經皮透過液對黑色素瘤細胞B16增殖的抑製效果,以探究白薇作為皮膚美白劑的可行性。結果表明,經不同方法提取的不同濃度白薇經皮透過液對B16細胞的增殖、酪氨酸酶的活性以及黑色素的含量均有抑製作用,其中白薇醇提物的作用效果優於水提物,且以95%乙醇提取物效果最佳。Jin等研究發現,白薇甾體皂苷可以抑製黑色素的生成,減少色素沉著。可見,白薇具有一定的美白作用,可用於美白產品的開發。此外,白薇乙醇提取物還具有免疫抑製等藥理活性,其水提物還能夠促進肝髒血管再生。

3 結語

白薇為我國傳統中藥,有著悠久的用藥曆史,且在多種中藥方劑中出現,可單用或與其它藥物配伍使用以治療各種炎症。近30年來,學者們對白薇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其作用機製進行了大量研究,發現白薇中含有C21甾體皂苷、揮發油、生物堿等化學成分,具有抗炎、抗腫瘤、美白等多種藥理活性,其中C21甾體皂苷為白薇的主要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成分。然而,現有研究大多集中在直立白薇上,對蔓生白薇的研究較少;對化學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21甾體皂苷類化合物上,而涉及其他類型化合物的研究不多;有關C21甾體皂苷類的藥理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單個化合物層麵上,而構效關係研究較為少見。由於C21甾體皂苷類化合物在抗炎和抗腫瘤方麵均具有較強活性,故此類化合物可作為先導化合物,學者們後續可針對其構效關係展開深入探索,為其成藥性研究及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綜上所述,為更好地開發和利用白薇資源,有必要對其化學成分、藥理作用、作用機製及構效關係等進行深入地研究,從而進一步開發和利用其藥材資源。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藥房》2021年第2期,版權歸原 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甲醇蛋白酶氫氧化鈉揮發油

更多内容请点击【百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