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證券管理
股票行證券管理

排队從新茶飲賽道開始引爆

时间:2025-05-06 23:40:19来源:

作者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

2025上半年“上市潮”:

新茶飲領跑,余家O又全品類加速

2025年上半年,餐企餐飲行業迎來了洶湧的排队上市浪潮。

僅前五個月,轮上已有蜜雪冰城、市潮古茗、余家O又霸王茶姬、餐企牛大人4家企業成功上市,排队另有滬上阿姨、轮上綠茶集團、市潮老鄉雞、余家O又遇見小麵等多家企業處於上市籌備階段。餐企

這場上市熱潮,排队從新茶飲賽道開始引爆。轮上

古茗、市潮蜜雪冰城接連在港交所上市。蜜雪冰城首日市值突破1000億港元,成為港股開年最大IPO。緊接著4月份,霸王茶姬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首個登陸美股的新茶飲品牌。4月23日通過港交所聆訊的滬上阿姨,則是計劃於5月8日正式掛牌。

事實上,這波上市熱潮並不局限於茶飲賽道,火鍋、正餐、快餐也在集體衝刺上市。

4月23日,綠茶集團正式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自2021年3月首次遞交港交所上市申請以來,綠茶集團已五次衝擊IPO,可以說是餐飲行業“最執著”的IPO選手。

快餐賽道同樣動作頻頻。中式快餐頭部品牌老鄉雞也在今年1月3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與之同步衝刺的遇見小麵,2024年營收 11.54 億元,計劃三年拓店 440家,試圖在4000億中式麵館市場中搶占份額。

還有幾家火鍋小品牌也在“勇闖”納斯達克。來自香港的牛大人集團於4月10日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其旗下“牛大人”“安平燒肉”兩大品牌,分別運營9家台灣火鍋門店和3家台灣燒烤門店。

此外,隻有7家門店的一品雞煲火鍋,以及擁有3家門店(“泰金鍋”和“牛牛殿堂日式火鍋放題”兩個品牌)的Happy City集團也都在積極籌備上市。

餐飲第四輪上市潮

緣何而起?

當下的這股“上市潮”,可以說是餐飲行業的第四輪上市熱潮。回溯起來,每一輪上市潮都與當時的行業環境、政策導向以及資本動態緊密相連。

第一輪上市潮(2007- 2009年),以全聚德、味千拉麵等品牌為代表,餐飲行業公司化進程剛剛起步,政策相對寬鬆,為餐企上市提供了契機;

第二輪上市潮(2014-2018年),以呷哺呷哺、周黑鴨、絕味食品、海底撈等為代表,“國八條”之後,大眾餐飲受到資本關注,餐飲行業開始向連鎖化方向發展;

第三輪上市潮(2020年-2022年),以九毛九、奈雪的茶、海倫司等為代表,疫情衝擊,疊加新消費投資熱潮興起,餐飲行業加速資本化進程。

如今,以2024年底為起點至今,開啟了第四輪上市潮,茶百道、小菜園、古茗、蜜雪冰城等品牌成為其中的典型代表。那麽,這一輪上市熱潮究竟因何而起?

原因之一:餐飲企業在港股、美股找到了上市突破口。

2023年初,市場傳出A股主板IPO實施“紅綠燈”行業限製規則,快消餐飲連鎖被列為“黃燈行業”,雖未完全禁止上市,但審核政策明顯趨嚴。這一規則的出台,使得 A 股對餐飲企業上市的審核政策明顯趨嚴,上市門檻大幅提高。麵對這一情況,許多餐飲企業將目光轉向了港股和美股。

相比A股,港股市場對盈利要求相對寬鬆,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更看重企業的規模增長潛力和市場前景。此外,港股市場成熟的機構投資者生態,為早期資本提供了清晰的退出路徑。盡管港股流動性不及A股,但外資減持操作更為便捷,吸引了眾多美元基金支持餐飲企業赴港上市。

蜜雪冰城、老鄉雞等企業便是在從A股轉向港股尋求上市。2024年底,小菜園在港股順利上市,市值突破100億港元,更是給餐飲行業帶來不少信心,讓大家看到了在港股上市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美股市場也展現出強大的吸引力。以納斯達克為例,其上市費用相對較低,財務要求更為寬鬆,企業隻需滿足持續經營淨利潤75萬美元、公眾流通市值500萬美元等條件,即可申請掛牌。

這一包容性政策,為中小型餐飲企業提供了難得的資本機遇,像牛大人、Happy City集團等區域性品牌,紛紛將納斯達克視為實現資本化的突破口。

原因之二:行業競爭進入新的階段,頭部品牌通過上市尋求新增長。

2024年餐飲行業的市場競爭空前白熱化,餐飲連鎖化進程加速,各個賽道的淘汰賽加劇。行業競爭正從 “產品力比拚” 升級為 “資本與規模的全麵較量”。

上市融資成為餐飲企業補充現金流、拓展新市場的重要手段。比如小菜園、綠茶集團等企業都計劃將募集到的資金用於門店擴張和供應鏈優化,通過擴大規模和提升供應鏈效率。再比如,蜜雪冰城計劃用募集資金助力其進一步完善供應鏈體係,加強在原料采購、倉儲物流等環節的把控,降低成本,鞏固價格優勢;同時,加速海外市場布局,拓展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將 “高性價比” 的茶飲模式複製到全球,尋求新的增長曲線。

原因之三:資本退出的迫切需求。

2021年前後,堪稱餐飲的資本狂歡,古茗、滬上阿姨、遇見小麵等品牌密集完成多輪融資,單輪融資金額屢創新高。滬上阿姨自成立以來完成4輪融資,總計融資額達4.8億元;遇見小麵IPO前累計融資8輪.......彼時入場的資本已迫切需要通過IPO實現退出,將賬麵浮盈轉化為實際回報。

與此同時,2025年的資本市場釋放出利好信號。蜜雪冰城上市時,超額認購倍數高達5125倍,刷新了港股曆史紀錄,顯示出市場對餐飲板塊的信心。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資本退出需求” 與 “市場窗口期”形成共振,促使餐飲企業加快上市步伐,以滿足資本方的退出需求,同時為企業的未來發展籌集更多資金。

上市隻是起點,

餐飲企業的資本長跑剛剛開始

對於餐飲企業而言,資本市場的融資隻是發展的起點。上市雖為企業帶來了擴張的 “彈藥”,但也麵臨挑戰。

上市後,餐飲企業需要定期披露財務數據,但行業受到宏觀經濟、消費習慣等影響較大,如何保持盈利能力將是很大的挑戰。比如奈雪的茶、海倫司等企業在近幾年營收、淨利潤下滑明顯,甚至更多企業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餐飲行業“馬太效應”仍在加劇,資本化的門檻提高,隻有綜合實力強的企業才能在長期競爭中勝出。餐飲企業若想在一輪接一輪的行業洗牌中站穩腳跟,則要將資本轉化為實實在在的供應鏈韌性、數字化能力和組織活力。上市不是終點,而是檢驗企業綜合實力的起點。

更多内容请点击【熱點】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