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證券管理
股票行證券管理

從生物勘探到生物製造

时间:2025-05-04 23:03:42来源:

從生物勘探到生物製造,从生产品慕恩生物國內首個木黴油劑農藥產品將獲登記_南方+_南方plus

近年來,由於長期重複耕作,国内高複種指數導致土壤持續生產力障礙問題日益嚴重,油剂與此同時,农药極端天氣頻發也對作物逆境抵抗的将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有效的登记解決辦法,因此在作物保護領域,从生产品生物製劑已經成為最受矚目的物勘行業熱點。

6月22-23日,生物生物首由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與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的制造“第十四屆生物農藥發展與應用交流會”在廣東廣州舉行。300餘位產學研大咖聚首,慕恩木霉分享全球生物農藥領域的發展態勢與前沿技術信息,共同探討生物農藥的創新發展。

第十四屆生物農藥發展與應用交流會在廣州舉行。

慕恩(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慕恩生物”)作為本屆大會承辦單位之一,始終致力於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慕恩生物創始人、CEO蔣先芝受邀出席,作開幕致辭並發表主題報告——《生物農藥:從生物勘探到生物製造》。

慕恩生物參加第十四屆生物農藥發展與應用交流會。

同時,筆者還從會上獲悉,慕恩生物已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個木黴液體製劑產品,預計於2024年取得登記,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獲登記的木黴油劑農藥產品。

年增長率達17%

生物農藥迎來發展“黃金期”

生物農藥的發展與應用,對於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推動農業科技創新,也必將朝著更加環保、高效、安全精準的方向發展。

近年來,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加持下,全球生物農藥市場熱度持續增加,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湧現,終端推廣銷售也漸入佳境。

從市場看,我國生物農藥市場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2022年市場規模為150億元,預計到2027年將增長至33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7%。

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右)參觀慕恩生物菌庫。

生物農藥的快速發展,也引起了行業的高度關注。

華南農業大學校長薛紅衛表示,綠色發展、生態灣區以及綠美廣東的建設,人們對生態平衡、糧食安全高品質生活的迫切需求,都為生物農藥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何國威指出,生物農藥迎來了蓬勃的發展,生物農藥產品不斷創新、推廣,應用麵積不斷擴大,‍‍發展迅速,為全省農藥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會長周普國一行到慕恩生物參觀。

“生物農藥的發展是國家政策的需要,也是市場的需要,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會長周普國在發言中,均對生物農藥未來的發展表示肯定。

周普國表示,目前我國生物農藥產業正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產業有基礎,‍‍市場有前景,政策有支撐,未來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持續推進,我國生物農藥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當今世界生物科技日新月異,生物製造產業不僅引領科技‍‍革新的浪潮,也為推動生物農藥為典型代表的‍‍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慕恩生物創始人、CEO蔣先芝做主題分享。

慕恩生物創始人、CEO蔣先芝指出,慕恩生物作為一家專注於微生物資源發掘和生物製造的平台型生物技術公司,已經搭建起了從發現微生物、篩選微生物、改造微生物到應用微生物的完整產業化技術體係,並建立了全球最大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商業化微生物菌種資源庫和基因元件庫。未來將繼續攜手更多的優質合作夥伴,積極推動生物農藥技術的創新,為加速推進生物農藥產品從實驗室到應用端的持續迭代,為中國農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技術瓶頸被突破

“第四次產業革命”悄然到來

生物農藥的創新與應用是推動農業向綠色高效生態化‍‍方向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新質生產力在農業領域的重要體現。‍‍

近年來,我國農生物農藥研發取得長足進步。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在有效登記狀態的生物農藥有效成分152個、‍‍產品2000餘個,占我國有效成分產品數量的比例分別為20.6%、‍‍4.3%。

中國生物農藥新質生產力創新與發展行動啟動。

“合成生物學應運而生成為人類健康和生命集成式發展的巨大驅動。”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名譽院長鄧子新介紹,合成生物學的應用可使複雜真菌合成轉變為簡單細菌合成,具有轉化效率高、成本低、對環境更加友好等優點。“這是一個顛覆重大品種的合成工藝,有助於打破國外大品種的壟斷,帶動傳統向高端產業的轉型升級。”

合成生物學突破瓶頸也意味著生物農藥的研發和創新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蔣先芝介紹,人類的曆史就是不斷利用新技術、新方法,發現和開發生物多樣性資源的過程,傳統行業巨頭都在大力布局生物製造和生物基產品,合成生物是創業投資的熱點。

慕恩生物在第十四屆生物農藥發展與應用交流會上展示的產品。

目前,從生物發展趨勢和重要性來看,生物經濟有望成為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數字革命後,未來的第四次產業革命。

相關數據和理論分析,全球70%的產品可以用生物法生產,有望創造30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占全球製造業的三分之一。據世界經合組織(OECD)預測,到2030年將有35%的化學品和其它工業產品來自生物製造。

借助於合成生物的應用,慕恩生物也完成了從生物勘探到生物製造的轉變。

蔣先芝表示,目前慕恩生物已經保存了超過27萬株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生物菌株,正針對生物農業、生物醫藥、微生物蛋白等細分領域,高效地開發並提供一流的生物基產品及其解決方案。

專注生物領域

國內首個木黴油劑將獲登記

作為本次大會的承辦單位之一,慕恩生物成立至今僅9年時間,已成長為國際領先的微生物組平台型技術公司,並建成了全球最大,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商業化微生物菌種資源庫之一,已收集並保存了超27萬株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生物菌株。

據了解,慕恩生物還與先正達、富美實、安道麥在內的多家企業,以及中國農科院、中山大學、國家菌種資源庫等科研單位開展戰略合作,並作為主持單位承擔了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產品在國內的銷售額連續3年實現3倍增長,其業務已部署至美國和拉美地區。

慕恩生物菌種資源庫。

慕恩生物的人工氣候室。

生物農藥前幾年發展比較緩慢的一個重大因素就是菌株篩選困難、研發成本高,而慕恩生物的Culture-To-Product 平台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慕恩生物農業事業部COO王琳博士介紹,Culture-To-Product 是慕恩生物團隊花費了多年時間和心血建立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平台,能夠快速實現菌株的篩選到產品開發,這一過程涵蓋從微生物的培養、篩選、發酵到劑型開發的全過程。

將菌株的信息全部數字化,大幅減少菌株的篩選時間,降低生物農藥的成本,讓利於客戶,這個也是慕恩生物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此外,慕恩生物在劑型創新方麵也擁有領先技術。目前慕恩生物正在登記生物農藥證件12個,其中4個母藥。覆蓋土傳病害、葉麵病害、線蟲防治、種子處理等多個領域,海外登記也在同步進行中。

慕恩生物的生物菌劑產品。

慕恩生物還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個木黴液體製劑產品(OD),該產品預計於年內取得登記,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獲登記的木黴油劑農藥產品。

王琳表示,木黴油劑是可分散油懸浮劑型,對環境友好,使用便利,乳化性能好,同時菌株可在稀釋體係中均勻穩定分散,展著性優異,極易在植物靶標或光滑的葉麵粘附定殖,從而可充分發揮有效成分的藥效。

未來,公司將依托自有合成生物學團隊,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發掘天然產物,從微生物多樣性中發掘新的生物化學農藥。

下一步,慕恩生物也將與有優秀田間服務能力、豐富市場渠道的經銷商一起,針對田間的真菌性、細菌性病害開展木黴油劑的推廣。

【撰文】任亞航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趙飄飄

更多内容请点击【焦點】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