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證券管理
股票行證券管理

全國種植麵積突破2500萬畝

时间:2025-05-05 03:43:30来源:

40個品種獲推介!个品2024中國種子大會東陽鮮食玉米種業展示會開幕_南方+_南方plus

鮮食玉米在最近幾年步入了發展“快車道”,全國種植麵積突破2500萬畝,个品年消費量750億穗。种获中国种然而產業發展仍然麵臨種質資源挖掘不足、推介生產資源約束緊張、阳鲜业展自然災害和病蟲害加重等問題及挑戰。食玉示

6月21日,米种2024中國種子大會東陽鮮食玉米種業展示會 浙江·長三角鮮食玉米新品種大會在浙江東陽舉辦。大會以“種興業旺,个品鮮領未來——讓優質鮮食玉米走進千家萬戶!”為主題,設置1場開幕式、1場主旨報告會、1場產業發展報告會,全方位、多層次探討鮮食玉米產業提質升級新路徑,推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2024中國種子大會東陽鮮食玉米種業展示會 浙江·長三角鮮食玉米新品種大會現場

圍繞一根玉米協同攻關

鮮食玉米口味鮮美、營養健康,兼具糧、果、蔬三類食物的特性,不僅是富民興村的重要農作物,也是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我國鮮食玉米育種取得了明顯進步,品種類型更為豐富的同時也麵臨著種質資源挖掘不足、生產資源約束緊張、自然災害和病蟲害加重等問題,特別是以品種創新引領消費的潛力尚未充分發揮

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指出,麵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們科研育種單位和種子企業要強化協同育種攻關,加深科企合作,加快創新突破性的資源。浙江要持續在早熟優質甜玉米、耐熱甜糯玉米品種上不斷攻關,解決實際中遇到的難題,要堅持推進產業融合。要堅持三產聯動,推動鮮食玉米產業鏈衍生,要聯農帶動促農增收,要加強優新品種示範推廣,讓更多種植戶豐產增收。

玉米種業在整個國家種源安全和糧食安全方麵具有重要的戰略性、全局性地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鬆表示,鮮食玉米以年複合增長率13.46%的幅度,快速成為玉米主食化的標誌性產品,成為“大食物觀”重要組成。希望大家以此次大會為契機,聯合開展種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高水平科研人才,深化科技合作與交流,構建穩定的市場環境,促進鮮食玉米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作為全國發展鮮食玉米較早的省份之一,浙江省在鮮食玉米品種選育、高效農業發展上取得了較大突破。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楊大海介紹,十四五以來浙江先後育成一大批優良的鮮食玉米品種,在長三角乃至全國進行大量的推廣及應用

同時,全省還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組織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評價,大力引進優質優異的種質資源,設立了鮮食玉米種業創新平台和育種聯合攻關,加快培育優質、高產、多抗的農業新品種,為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勞紅武表示,省農科院在鮮食玉米育種、栽培方麵有較好的研究基礎,5年來審定登記鮮食玉米品種40多個,其中“鮮甜糯911”曾獲得了全國十大潛力品種,“浙甜11”“浙糯玉16”“科甜4號”等一批品種列入了浙江省農業主導品種,近期又培育出金銀雙色、黑色和紅色的甜玉米、甜糯玉米新品種

在鮮食玉米高效栽培方麵,省農科院創新高質化綠色栽培技術,比傳統栽培提早上市一個多月,實現產值增長超50%;玉米-花椰菜等高效生產模式,助力了地方增產增效增收。今年省農科院還啟動新一輪學科建設,專門設立了玉米學科點,作為全院28個學科領域之一。

玉米作為東陽曾經的主要糧食作物,始種於清同治年間,種植曆史悠久。東陽市委書記樓琅堅表示,自2018年以來,浙江長三角鮮食玉米新品種大會在東陽連續舉辦7年,今年更是高規格舉辦中國種子大會東陽鮮食玉米種業展示會,以會為媒、強化交流,匯聚更多創新資源,促進更多有效對接,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產量品質兼顧仍是發展方向

為全麵展示我國鮮食玉米科技成果,本次大會特設置了品種展示專區。來自全國110家種子企業、科研單位的713個鮮食玉米品種整齊排列在田間,等待評審專家及參會者的審閱。

“這個商品性太差了!”“這個甜度很高,就是口感偏老了一點”“嗯~這個好吃!”18名全國鮮食玉米行業的科研育種、生產、流通、管理係統專家在現場進行評估,挑選著適合在浙江及長三角地區種植的鮮食玉米品種。

專家一致認為,產量品質仍然是鮮食玉米品種選育及產業發展的方向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首席科學家胡建廣表示,我國優質化育種在近幾年取得了較大進展,早熟、溫帶血緣的品種品質已慢慢接近國外優質品種,但在高產優質兼顧方麵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田間展示品種趨於高產的品質一般,品質好的產量潛較小,且品種水平比較接近,差異化不夠大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史亞興在本次評選中主要參考長勢、整齊度、抗性、豐產性等性狀進行品種篩選,在他看來,優質新類型的鮮食玉米品種未來在長三角乃至全國的需求量會增大,包括一些黑甜、黑糯,黃白甜糯類型的品種,還有一些營養強化——高花青素、高葉酸的品種,甜糯同粒、甜味糯品種等,這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糯玉米方麵,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原二級巡視員馬誌強表示,現在的品種較2000年時品質有大幅度提升,基本上與國外水平接近,且品種類型更豐富了。未來發展需要品質好、外觀好、加工後色澤好、抗性好、產量高類型的品種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鮮食玉米育種家田誌國介紹,糯玉米目前正在從產量型向營養品質型引導,正由高杆大穗型向矮杆品質型轉變,這也是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甜糯玉米發展的方向,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引入新的甜糯種質新材料。“本次評審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生產上大品種的影響明顯,各育種單位應進一步引入新種質,對育種素材進行改良和創新,加強品種保護意識。育種還是不能太急躁,種質應該多樣化。”

浙江省種子管理總站科長俞琦英表示,不管是甜糯還是甜玉米,這幾年品種品質的提升比較快,特別是優質早熟玉米這幾年進展很快。本次評選看到了很多適宜在浙江種植的品種,今後應該會很有市場。

專家對鮮食玉米進行整齊度、抗病抗逆性和產量進行測定,對商品性、適口性、風味等進行鑒定

四十個新優品種獲推介

“今年的參試的品種非常多,類型也很豐富。”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教授王蘊波表示,比如顏色有黃白的、純白的、紫色的、黃色的;類型有豐產型、高品質型,熟期有早熟的、中熟的、晚熟的。

會期,專家們通過對品種的整齊度、抗病抗逆性和產量進行測定,對商品性、適口性、風味等進行品鑒,最終評選出糯玉米和糯玉米組優秀品種各10個,糯玉米組和甜玉米組苗頭品種各10個,總計40個獲獎品種

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鄧光聯表示,全國鮮食玉米大會自2015年以來,已分別在天津武清、廣西南寧、北京、四川邛崍、上海等地舉辦多屆。今年大會在浙江東陽召開,試圖把適應長江山角洲周圍的品種都征集過來進行一些評價,讓老百姓能夠選擇合適的品種,並且通過每年在一個地方辦會,分享產業先進經驗,讓鮮食玉米能夠在全國各地穩步發展

開幕式上還進行了係列科技成果轉化合作簽約,為產業發展再添新動力。

科技成果轉化合作簽約

【作者】喻珺

【圖片來源】東陽市融媒體中心攝影記者吳意瓊、胡揚輝,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葉香玲

更多内容请点击【時尚】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