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證券管理
股票行證券管理

助力全省民生項目三萬餘個

时间:2025-05-05 05:38:06来源:

助力全省民生項目三萬餘個!助力福彩公益金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_南方+_南方plus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项目近些年來,余万工廣東福彩公益金助力全省資助各類福利事業和公益項目3萬多個,个福用於涉及鄉村建設、彩公程農村敬老院、益金社會福利院等福利服務設施的加力興建、改建、提速推进擴建,百千全力保障鄉鎮居民、助力特殊群體和困難群眾的全省基本生活權益。

在福彩公益金的民生支持下,廣東民生項目覆蓋範圍越來越廣、项目服務頻次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溫暖關懷,一份“民生答卷”正在繪寫“幸福畫卷”。

彩票公益金籌集分配比例圖。

助力鄉村建設 

“小彩票”解決“大難題”

近年來,廣東福彩公益金助大力支持鄉村公益公共設施建設、欠發達革命老區建設、改善人居環境、發展農村特色產業等方麵,不斷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為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貢獻力量。

位於清遠英德的金造村是一個擁有500年曆史的革命老村。長久以來,該村村民通往農田的唯一道路是一條寬不足1米的橋,橋下麵是桐油坪支流,村民們祖祖輩輩耕種收獲都是靠這座橋,肩挑手提運肥料和糧食,村民出行有安全隱患,大型農耕機械及車輛也沒法通行,大大製約了老區的農業生產與發展。

為切實解決好“三農”問題,規劃建設一係列民生工程是重點,金造村坑口水麵橋的現狀急需改變。了解到金造村在推動新修橋過程中資金不足的問題後,清遠市福彩公益金資助15萬元用於金造村坑口水麵橋建設,為金造村解決了“燃眉之急”。

2022年12月,金造村坑口水麵橋(桐油坪坑口截水陂)工程動工,一個多月後投入使用,新修的橋麵長200米,寬3.5米,一頭連著主幹道,一頭連著3000畝山地和600多畝良田。“水麵橋的建成,讓兩千多位村民告別了行路難、耕作難的問題,貨車也可以直接開到田間地頭拉瓜果蔬菜等農作物,不僅解決了運輸問題,還節省了人工,增加了利潤。”金造村黨總支書記羅學偉直言,這座橋把田間地頭與市場供應兩端及時鏈接,成為了老區群眾的“創業致富橋”。

清遠市福彩公益金資助修建的金造村坑口水麵橋,橋麵寬敞平整,貨車可以開到田間地頭收割農作物。

據了解,清遠市民政局、市老促會連續12年攜手推動福彩公益金投入415萬元支持革命老區自然村的建設,讓鄉村的“麵子”“裏子”有了大變化。

保障“一老一幼”

“小彩票”托起“大民生”

老有所養、幼有所育,“一老一幼”是民生保障的重點。“阿婆,今天的飯到了,來開下門,準備吃飯咯!”在東莞莞城,每天中午11點不到,騎著電動車的誌願者就把熱乎的午餐送到了村裏老人的家裏。“飯菜非常好吃,而且是三菜一湯,每天都變著花樣!”88歲的庾婆婆(化名)邊吃邊誇。

老人為東莞“民生大莞家”誌願者的送餐服務點讚。

據了解,東莞市自2020年起每年安排福利彩票公益金500萬元用於支持“民生大莞家”品牌打造,資助各村(社區)建設長者飯堂、日間照料中心、康娛活動中心等各類養老服務設施,並開展老年人送餐、關愛幫扶、居家安全防護、社會交往與社區融入等公益服務項目,為老年人托起幸福晚年。

潮州市福彩公益金連續三年共資助36萬元用於市青少年宮開展“福彩育苗計劃”,包括開辦“福彩育苗班”和“流動青少年宮”進校園活動。為異地務工人員子女、留守少年兒童、生活困難青少年兒童和鄉村偏遠地區薄弱學校學生等群體開展公益性係列培訓活動,促進藝術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不斷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和創新送教形式,滿足青少年多樣化的課外活動需求,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為了讓孤殘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更好地融入社會,2019年,韶關市社會福利院創新養育模式“模擬家庭”項目,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正式落地。有了專職愛心父母的日常照料和貼心陪伴,孤殘兒童感受到了家庭式照料,得到了更專業的服務,“項目創新了孤殘兒童的養育模式,為更多兒童營造適合身心健康發展的成長模式,讓他們有了自己的‘家’,感受到家庭溫暖。”韶關市社會福利院負責人說道。

“雙百”全麵覆蓋

 “小彩票”形成“大兜底”

南粵大地上,一抹“雙百藍”也是福彩公益擦亮民生底色的亮麗風景。

為有效提升民政服務精細化、精準化、專業化水平,落實落地各項民政惠民政策,在福彩公益金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廣東在全國率先探索運用專業社工充實基層兜底民生服務力量,啟動實施廣東社工“雙百計劃”,分兩批在全省(主要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建設407個鄉鎮(街道)社工站。

2020年,在全麵總結“雙百計劃”實踐的基礎上,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婦聯、省殘聯聯合組織實施“廣東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並在2022年底實現全省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100%覆蓋、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社會工作服務100%覆蓋。

“雙百”社工定期入戶探訪獨居特困老人,提供社會心理支持,緩解其孤獨情緒。

據了解,“雙百”社工堅持立足村居、深入群眾,為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提供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把政策送入家門,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米”,建立“社會工作+慈善捐贈+誌願服務”聯動服務常態化機製,將社會慈善資源鏈接到最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

“孩子戶口問題已經很多年了,你們社工出現之後,一直努力幫我解決問題,讓我找到了對生活的信心,很感謝你們。”獨自一人帶著4個孩子生活的柯叔(化名)激動地說。從孩子“黑戶”到解決戶口問題,從以雞蛋白粥為餐到順利申請低保提高生活水平,從二女兒身患殘疾“蝸居”在家到辦理殘疾人證領取補貼入學讀書,經過兩年多的社會工作服務介入,柯叔一家人在“雙百”社工幫助下重拾信心。 

【記者】曹童童

【通訊員】葉金鑫 王夢琳

【來源】南方農村報

編輯 鄭展能

更多内容请点击【探索】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