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證券管理
股票行證券管理

必須進一步深化土地製度改革

时间:2025-05-05 05:56:26来源:

金文成:深化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三权推動城鄉融合發展_南方+_南方plus

“圍繞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製機製,著力破除影響高質量發展的推动堵點卡點問題,必須進一步深化土地製度改革。融合”2月5日,三权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興產業、金文強縣域、成深城乡促協調,化承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分論壇上,包地農業農村部農村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作為專家智庫代表發言,分置发展為深化土地製度改革與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思路。

農業農村部農村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發言。譚家富/攝

金文成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土地製度改革成果豐碩,已全麵建立起包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宅基地管理、集體建設用地管理、農業用地用途管製等在內的製度體係。這些製度保障了農民土地權益,維護了社會穩定,同時為糧食安全、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正確改革方向

探索製度改革新路徑

土地製度是一個國家基礎性、根本性製度,牽一發動全身。進一步深化農村土地製度改革,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深化農村土地製度改革的首要出發點和落腳點。

金文成強調,深化農村土地製度改革,要守住土地公有製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底線;要審慎對待農村土地和農民進城等涉及農民基本權益、涉及全局的重大改革事項,農民進城在城裏沒有穩定地紮下根前,不要著急收回他們在農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要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農民的土地不要隨便動;要把握好土地經營權流轉等改革的時度效,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複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係;立足國情農情,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

在守正基礎上,深化農村土地製度改革還需要創新。要因地製宜、因時而宜,推進改革,探索農村土地製度改革的可行路徑,學習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

抓好五項重點任務

提升要素保障水平

“要把形成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農村土地製度作為重點,總結推廣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提升鄉村全麵振興要素保障能力水平。”針對重點任務,金文成提出了多條建議,推進2025年高質量城鄉融合發展取得實質性突破。

一是有序推進延包試點。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試點,廣東今年有9.2萬戶到期,累計56萬戶到期,應提前謀劃,遵循“大穩定、小調整”原則,不打亂重分,不重新再搞一次承包,確保絕農戶承包地穩定順延。

二是深化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改革。要兼顧效率與公平,尊重小農戶地位,采取多種形式,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把小農戶引領到現代農業發展軌道;要規範農村土地流轉,著力健全承包地經營權流轉管理服務製度和保障耕地用於種植基本農作物管理製度。

三是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以保障居住為前提,盤活利用閑置農房,像珠海鬥門區下洲村“共建共享”盤活閑置農房的模式就值得推廣。但要嚴格規範操作,杜絕違法違規行為,同時穩慎探索建立進城落戶農民住房權益保障和宅基地自願有償退出機製。

四是穩慎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廣東部分試點地區麵臨產權複雜等難題,需健全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明確產權關係,完善收益分配機製,嚴守紅線,防止新增隱形債務。

五是完善耕地保障製度體係。包括改革耕地占補平衡製度、建立耕地種植用途監測體係、完善高標準農田管護機製和優化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政策等,全方位提升耕地保護水平。

作為改革前沿陣地,廣東在深化農村土地製度改革中肩負重任,要積極探索、精準施策,推動農村土地製度改革行穩致遠,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廣東力量。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劉涵 謝曉莉

攝影/攝像:譚家富 柯學潛


編輯 肖婉琦

更多内容请点击【時尚】专栏